你手里的钱可能又要贬值了,各国都想用同一种办法刺激经济
2019-04-04 16:11 编辑:鑫风口一站式高端投融资理财平台及理财师平台 微信公众号:鑫风口/xfkoucom
全球已经进入低息时代,即使像中国这样的高房价泡沫国家,基础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最低,但也有进一步降息的市场欲望和要求。美国暂停加息,2.5%的联邦基准利率,遭到政府和市场的强烈反对,甚至有再度降息的可能,但这在20年前却是不可想象的超低利率水平。
欧洲、日本更是处于0利率和负利率水平,已经降无可降,还要配合QE(量化宽松)的刺激市场。很多新兴经济体国家,受吸引外资,避免资本外逃和防控本国通胀,抑制本币贬值等要求,一直保持着超高利率水平,却在近几年也在陆续调低利率水平,如印度,澳大利亚、南非等等。
回顾历史,全球两大长期低息国家日本和欧元区,在长达近10年的低息时代里,经济并没有明显起色。当然,他们的物价水平,即CPI也总是不达目标。可他们这几年的实际税收水平却有明显走高的趋势,而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却陷入停滞,于是欧洲人就靠频繁的罢工来为自己涨工资,弄的欧洲的国际营商优势锐减。日本人则要理性的多,他们不吵不闹,但也不结婚,超过60万日本年轻人也不主动工作,陷入网络迷幻之中,更多超过65岁的日本老人却依然在工作一线。
从经济学上讲,长期的超低利率水平反而会让市场激励机制失灵,很多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把钱存入日本银行,或购买德国国债,原因不复杂,长期的经济停滞让他们认为世界随时可能发生经济危机,就是如1929年或2008年的经济大萧条那样。
然而,这种货币管理方式显然是没有真正理解危机过后的经济修复原理,没有理解通货膨胀的原理。通货膨胀,不仅是物价上涨的表象,更是货币贬值,货币购买力的消失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社会里,任何持有货币的行为,都是不明智的,包括那些持有债券的行为。
现代社会的经济危机,其本质就是债务危机,是以商业银行为最终债权人的债务链条断裂,造成的商业银行资不抵债。而商业银行危机是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来挽救的,因此,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再次膨胀下,经济危机就可以逐渐被挽救,新一轮经济繁荣发展将再度呈现。而与之前有所不同的,就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资产价格的重新评估,即更高的资产价格水平将成为新常态。
今天的中国也避免不了新一轮的全球性资产价格重估。
中国的房价还会保持坚挺,因为我们的房价没有税收工具限制,是非市场化的,是不真实的。富裕群体可以垄断更多房产资源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,从而不断推高房价。但即使房价还会坚挺,我认为非刚需者还是不应过度增加房产配置,避免中国房地产市场规范之后,真实的市场供需可能造成一次大幅度的房价重估。
股票是保护货币购买力的最优选择,但我并不鼓励短线炒卖股票价格,而是应该长期持有优质的中国股票资源。88岁的巴菲特说:“如果我今天可以选择购买10年期债券,或者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并持有10年,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标准普尔指数。”这就是我积极推荐股票资产的原因!
(来源:肖磊看市)